![](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山沟同样蜿蜒曲折,山头依然直插云霄。为何短短几年就摆脱了贫穷落后,步入住“洋房、开小车”的新生活,迈上“家门口挣钱、合作社分红”的幸福道路?保康县马桥镇白果村村民回答:“我们有一个好党支部书记张贵军。”
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白果村平均海拔1400米,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村民渴望有一个好的领路人。
前些年,保康实施“能人治村”战略,大胆启用民营企业家回村任职。白果村的村民把目光投向了张贵军。
尽管外面的事业如日中天,但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2011年10月,张贵军毅然回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面对一贫如洗的山村,张贵军决定从村民最关心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起,迅速拉开了脱贫致富的序幕。
2012年,该村对14公里长的白沙河进行治理,开发整理出几百亩良田。同时,在人口密集地段架设了27座简易桥梁。
2013年,占地120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学校和医务室完成配套改造,村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费用全部由村集体代缴。
如今,该村有119座小洋楼,水、电、路通到每一个农户,过去不愿回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
白果村山林资源丰富,是生态养殖和特色种植的理想地。张贵军请来专家论证,组建了神龙园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7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高山柴胡和脱毒马铃薯,年销售收入达380万元。该村还成立了白沙河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百草园生态养殖合作社,带动村民散养黑毛猪、波尔山羊、土鸡等。
在投资1000多万元、历时3年完工的天花坪隧道前,张贵军说:“天花坪隧道完工后,白果村与尧治河村连在了一起。尧治河村是闻名的幸福村。我们正在与尧治河村对接,推进山村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